发那科折弯机器人工作项目(薄板件)完整流程
现有生产模式
在薄板件的折弯工序中,所用板材上下料为传统的人工传送方式。存在的主要问题有:大的工件板材厚度为3mm,1325mm×651mm的大尺寸工件,工件质量接近27kg,这类产品的折弯作业人工操作难度大,需要的体力劳动强度高,且具有潜在的安全隐患风险。
工艺流程
一个完整的工作流程主要包括取料、折弯、堆垛三个阶段,如图1所示。首先将待加工板料、成品摆放台放置完毕,启动系统;其次机器人从上料装置上抓料放置于对中系统中;然后机器人从对中系统中抓取板料,送入折弯机,折弯机跟随折弯。多道折弯时,发那科折弯机器人旋转手臂,将另一待折部位送入折弯机进行折弯,折弯机再次跟随折弯。*后机器人将折弯完成的工件,抓取送入成品摆放台,码放整齐。
图1 加工流程图
系统构成及各单元设计
结合现有的数控折弯机周围空间,完成自动化折弯的各功能区域的布局;主要由六轴机器人、端拾器(机器人手爪)、上料装置、成品码料装置、折弯机(现有)、翻面架、板料定位对中单元(重力对中台)、后挡指位移检测单元、电控系统组成,如图2所示。
图2 各功能区域布局
发那科机器人选型:分析选定的产品对象,*大的工件板材厚度为3mm,1325mm×651mm的大尺寸工件,工件重量接近27 kg,对此尺寸与重量,在综合估算了机器人手臂活动范围及作业区间尺寸的匹配性、抓手自重以及抓取钢板后的重心偏离因素、机器人末端有效负载衰减等因素后,选择了六轴机器人,末端持重≥80 kg,工作半径≥2.5 m。
端拾器的设计:根据工件尺寸及工艺要求(单边折弯、两边折弯或者四边折弯)进行分组,对端拾器的数量及结构提出了设计要求,共需3副端拾器(具体尺寸见表1),端拾器主要由伺服驱动模组、气缸、真空器件组成,吸盘采取分组控制,并配有止回阀,防止单只吸盘漏气时影响其他吸盘吸附作用。
表1 三副端拾器尺寸
上料拆垛机构的要求:拆垛机构要求实现料垛的粗定位、实现不同规格物料的上下层物料在端拾器抓取物料时有效分离,当料垛上剩*后一块板料时需能检测。本项目采用强力磁性分张装置,实现L形方向上的上层物料轻松分离,磁力分张装置的数量和尺寸可确保各种规格的料坯完全分离;同时料台上配有光电传感器,无料时报警提示。系统采用测量料厚的方式,实现端拾器抓取物料后的双料检测功能。
重力对中台及翻面系统:重力对中台包含直角对边框、重力滑台以及定位检测装置。物料到达重力对中机构上,做一个短暂停顿,物料在重力滑台上利用工件自重下滑至滑台直角对边框,再通过定位检测传感器确认板 料的位置,以供机器人准确的抓取物料。同时采用滚珠式结构,减少滑动过程中的摩擦,以避免对工件表面形成划伤。翻面系统可实现物料码垛时正反两面扣放,例如仪表架面板的两件相扣码放成品料。
对折弯机的改造:一是实施了折弯机与发那科机器人的通讯改造;二是对折弯机后挡部位进行改造。经过多次调研分析,*终确定采用四个后挡(手工折弯时为两个后挡)适应长度不同工件的需求,在后挡上采用高精度位移传感器及通讯模块,保证在折弯机下压折弯时的精度。实现自动化折弯过程中的全闭环自动板料对正。
折弯及跟随系统:设备厂家提供了一种实现折弯机器人折弯实时跟随的方法,该方法以折弯机槽口边为轴建立一个外部坐标系。首先,在折弯机槽口任意选择两个点,使得点连线与槽口边重合,然后设定第三点,将其定义为外部坐标系的平面内的点,外部坐标系的轴向量定义为指向,根据相应公式计算出外部轴坐标系轴向量。折弯机开始折弯时把机器人坐标系切换到外部坐标系,并实时计算折弯角度,根据折弯角度旋转外部坐标系的轴,机器人为维持自身位置在外部坐标系下不变,跟随轴旋转。
吸盘的选择:因为在折弯过程中存在翻转、跟随等复杂动作,物料常处于竖直或在吸盘上方的状态,在选用吸盘时,应充分考虑侧向摩擦力和其材质硬度等因素,将物料相对吸盘的偏移、吸盘本身的变形影响降到*低。
安全防护装置:机器人工作范围内由安全护栏及相关设备形成一个封闭区域。并配有三色灯提示系统,作为安全系统的辅助工具;总控能够在机器人、折弯机等设备启停、故障、换料、上下料以及安全报警等各种异常状况发生时及时停机,并报警提示。
更多信息请咨询:发那科折弯机器人
- 下一篇:发那科折弯机器人:折弯过程中会出现那些问题?(1)
- 上一篇:暂无